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
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
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易熔塞、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金属导热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把热量带走。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是压缩机把工质由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冷凝器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再次输送进压缩机,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冷凝器的作用是什么?
冷凝器的作用是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散热降温,使其凝结为液态高压制冷剂。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得到液化或冷凝,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时几乎为100%的蒸气,而当其离开冷凝器时并非为100%的液体,冈为仅有一定量的热能在给定时间内南冷凝器排出。因此,少量的制冷剂以气态方式离开冷凝器,但由于下一步是储液十燥器,故制冷剂的这一状态并不影响系统的运行。与发动机的冷却液散热器相比较,冷凝器承受的压力比发动机的冷却液散热器高。安装冷凝器时,注意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必须由冷凝器的上端人口进入,其出口必须在下方,否则会引起制冷系统压力升高,导致冷凝器胀裂的危险。
冷凝器如何清洗?冷凝器清洗方法
冷凝器用久了就会产生结焦、油污或是灰尘等污垢,所以我们必须清洗,否则这些污渍很可能会造成设备产生问题。那么冷凝器我们该如何清洗呢?
冷凝器清洗方法:
1.杀菌。首先将水中按比例加入灭克菌-BTS等杀菌剂,然后按照冷凝器大小比例来循环清洗杀死并剥离附着在冷凝器表面的微生物或是灰尘。在清洗时也可同时检查固定喷嘴是否出水正常,可移动喷淋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2.除水垢。当冷凝器中泥沙消除干净后再添加热镀锌专用缓蚀剂,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氨基磺酸,进行喷淋式循环酸洗,溶解水垢。在喷淋时注意死角,争取每个部位都清洗到。
3.钝化预膜。在冷凝器经过清洗后,其金属属于活性状态,所以应该对其进行钝化预膜处理。可将新水注入到设备底横槽水箱内,进行循环喷淋预膜钝化。
4.等结束后,人工清理冷凝器底盘内的沉渣,污物,清洗工作即可结束。可进行设备验收。
冷凝器清洗注意事项:
在操作时要注意规范化作业,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应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装备包括耐酸胶鞋、手套及耐酸衣服、裤、眼镜、面具。在其他方面,自来水管要接到操作工作面,以备急需,人员应该配合清理,以防操作可移动喷嘴人员发生意外。